航運、IC、面板拐點到了 買低不追高

台灣選手接連在東京奧運傳來亮眼捷報,振奮起遭疫情壓抑多時的民心,從沒人看好到讓世界看見台灣,天知道是累積多少的訓練與多大的決心,然而一切的努力與韌性,機會永遠只留給準備好的人,贏者全拿光鮮亮麗,但金牌只有一面,能夠踏上擂台,就已值得喝采,失敗又如何,將不甘心化為動力吧!
在股市當中也是同樣的啊,每個人都知道投資有賺有賠,貪婪與恐懼是最大的敵人,但是人性並沒有那麼容易就能夠克服,謙虛地面對市場,市場永遠是對的,不斷的學習與修正,擬定最適的戰略與戰術,嚴格遵守操作紀律,提升勝率與報酬率,才有機會讓期望值大於零的每一次投資,發揮出最大的效益。
指數箱型 小優於大
全球股市於七月出現兩極化,美國四大指數月線全數創高,相對強勢還包含德國、澳洲與台灣,雖有震盪仍力守季線。而中國股市表現不佳,四大指數僅剩深圳指數勉強守住年線,跌幅最重的香港國企指數,已成最接近疫情爆發低點的市場。全球指數消長,國際級資金必有挪移,對股市影響恐只是剛開始。
多頭市場緩漲急跌是正常現象,加權指數去年收在一四七三二點,四個月後來到一七七○九點,然九個交易日下跌超過二五○○點,幾乎吃光漲幅,而後再創下一八○三四點的史高,隨後十個交易日下跌超過千點,整體而言雖仍屬相對強勢,不過個股因法人、融資等籌碼面的推波助瀾,股價調整頗為激烈。
計畫趕不上變化,變化也跟不上某人一句話。對於台灣的航運類股來說,在歷經數倍漲幅過後,利多、利空、漲停、跌停交替上演著全民運動的大劇場,檯面上的某人為拜登簽署行政命令,檯面下則是四面八方各大高手的籌碼大亂鬥,運輸類股對於指數直接影響相對事小,但對市場氛圍與信心則至關重大。
指標性的長榮與陽明股價皆腰斬,連帶拖累整體傳產類股表現,不過鋼鐵類股籌碼相對沒那麼凌亂,然短線受制中國政策干擾,仍需等待整理過後再次向上的訊號,盤面資金近期朝向中小型電子股尋找機會,以次族群或個股表現為主,題材與績優股並重,帶動櫃檯指數強於加權指數。
國際股市的震央在中國,而加權指數的波動來自航運類股,因此,若這兩大變數若能夠逐漸消弭,則對於指數多方就會帶來穩定的效果,短期選股概分為兩大方向,一是持續追逐強勢股,尤其具有籌碼優勢如法人連續買進的標的;二是尋找具有低基期優勢的績優股,航運與面板股則更需要留意籌碼面的變化。
貨櫃三雄 人氣滿點
台股近兩年明顯蛻變,縱然外資自去年至今賣超逾一兆元,對個股評價看法也頗為分歧,如聯電可以一個月前看四○元,一個月後目標價破百,聯發科則有上看二○○○元與下探八○○元的天差地別,然而內資力量大爆發,曾經的大牛股、雞蛋水餃股大翻身,資金行情下似乎沒有不可能。
全文及圖表請見《先探投資週刊2155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》

也許您會感興趣
其他人正在看
推薦閱讀
-
新竹縣義民祭分流恭迎義民爺 楊文科祈求疫情退散
-
運價太OVER 美、中、歐都要查
-
華為噩夢又來!美出手制裁榮耀 再爆晶片掃貨潮
-
花蓮金針山花季到 今起人流管制
-
《產業分析》績優生排排站 H2驅動IC欲小不易
-
台股探半年線 拚趕底再反彈
-
《集中市場》外資壓垮萬七 大賣236億元
-
美半導體股1天驚魂後 聯電ADR竟殺更慘
-
鄧超幫愛妻造勢放閃 想問孫儷儘管找我「24小時在線」
-
台股成交量急凍 4個月新低
-
「台灣隊長」壯壯25歲存出第一桶金
財經熱門新聞
-
0056狂押長榮超慘 散戶暴虧要砍?專家3大反問意外解答 - 財經
-
特斯拉竟被供應商放鳥 原料短缺讓馬斯克焦慮爆了 - 財經
-
mRNA疫苗驚爆3大新副作用 莫德納股價中彈倒地 - 財經
-
16檔三率三升 法人愛 - 財經要聞 - 工商時報
-
15檔低本益比績優生 突圍 - 財經要聞 - 工商時報
離婚證人
發表意見
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